-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今开幕 为全球航运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记者 王力 今天,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虹口区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开幕。海内外航运领域的官员、学者、机构负责人和企业家们又一次汇聚上海,交流探讨、分享见解、凝聚共识,为全球航运业新发展贡献智慧。 曾经给上海写过感谢信的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亲临现场,他想看看上海这座创造了航运中心建设奇迹的城市又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林基泽并非孤身一人。今年,到上海来,几乎成为所有海外嘉宾的共同选择...
-
北三环市政化改造 下穿京广铁路桥顶进完成
记者从石家庄交投集团获悉,9月21日16时30分,在北京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历经17天的紧张施工,随着千斤顶最后一镐的顶进,桥体精准落到指定位置,北三环市政化改造工程下穿京广铁路框构桥顶进顺利完成。 北三环市政化改造下穿京广铁路节点工程,现状主路为石太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新建北三环主路为双向八车道市政化道路,道路下穿京广铁路为2座17米框构桥。施工单位克服施工场地狭小等不利条件,昼夜奋战...
-
再现儒家经典碑刻乾隆石经影印本问世
《乾隆石经》出版座谈会日前在东城区翰林书院举行。在第九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的领航下,翰林书院作为其重要的分会场正式启幕“盛世修典·乾隆石经影印本展”。 据介绍,现存于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的乾隆石经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刊刻的儒家经典碑刻,也是历代儒家经典碑刻中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乾隆石经》影印本采用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所藏拓本...
-
全国首个近零碳港区建设技术标准发布实施
近日,由山东省港口集团牵头编制的全国首个“近零碳港区”建设技术标准《近零碳港区建设技术要求》,由中国航海学会正式发布实施。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不断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指导行业企业积极探索近零碳港区建设路径。山东省港口集团印发《关于推动近零碳港口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从绿色用能、绿色工艺、绿色技术和绿色环境四个方面推动近零碳作业区、近零碳码头、近零碳港区创建工作。...
-
全国第七届钢笔画展复评结果公示
全国第七届钢笔画展复评结果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9月20日, 全国第七届钢笔画展复评工作在 四川省达州市515艺术创窟举行。 由中国钢笔画联盟主席团专家组成的复评委员会,经过多轮次投票,最终评选出入选作品160件,从中精选出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作品60件。 此次全国第七届钢笔画展由达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钢笔画联盟为学术指导单位,达州日报社、达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
交付空白画布的丹麦艺术家被勒令偿还博物馆佣金
一名参观者正在观看延斯·哈宁的作品《拿了钱就跑》,丹麦奥尔堡现代艺术博物馆,2021. 图片:Ritzau Scanpix/AFP/Getty Images.Ritzau Scanpix/AFP via Getty Images 丹麦艺术家延斯·哈宁(Jens Haaning)接受了奥尔堡现代艺术博物馆 (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
-
乌尉高速铁门关隧道双洞掘进突破4000米大关
9月19日,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铁门关隧道双洞掘进突破4000米大关。(记者 景丽君 摄) 19日11时许,伴随着两声炮响,由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项目乌尉土建第12标段承建的铁门关隧道双洞掘进累计突破4000米大关,完成隧道总长的近70%,这一重要节点的实现标志着该工程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铁门关隧道是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相思湖枢纽至尉犁段的控制性工程...
-
丰台区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建成后将成国际交流平台
日前,从市科研院了解到,位于南中轴大红门地区的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已进入建筑方案设计评选阶段,展陈设计、空间功能、收藏研究体系等方面的规划也在稳步推进。一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标志性建筑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据了解,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1951年4月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58年5月,位于中轴线南段东侧、毗邻天坛的现址主体建筑落成,并于1959年1月开馆...
-
中阿绿氢合作按下加速键
第七届中阿能源合作大会可再生能源与氢储分论坛—— 中阿绿氢合作按下“加速键” 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通讯员 吴昊 9月20日,第七届中阿能源合作大会可再生能源与氢储分论坛在海口举办。来自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和企业代表,围绕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发展以及中阿清洁能源合作等主题,展开深层次探讨。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刘德顺表示,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能源安全的角度...
-
中国画需要坚守笔墨核心价值
【学术争鸣】 编者按 上一期《学术争鸣》,以怎样认识中国画的笔墨为切入点,就中国画的未来发展开展了交流争鸣——是坚持守住笔墨这个中国画的最根本特质,还是不拘形式,把更多新样态引入中国画的创作中? 本期争鸣,依旧围绕笔墨展开。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从未停止,但这些变化没有离开笔墨的概念,不能用所谓多元视角曲解中国画笔墨的价值。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不应该把笔墨当作边界...